庞巴迪目前的发展机会有什么?发展的劣势呢?
庞巴迪目前的发展机会有什么?发展的劣势呢? 今年2月14日,庞巴迪宣布以6亿美元向空客转让剩余的A220项目股权,基本意味着庞巴迪要退出全球商业航空的制造业竞争了。未来的产业阵地只能收缩回公务机。谈不上什么机会,但也没多大劣势。庞巴迪的登场和退场,原因是多方面的。这背后,是几十年的曲折历程。
1.这次是被波音和空客联手坑了
这次转让股权给空客的A220项目,原本是庞巴迪自己的C系列中型飞机项目。原本庞巴迪做的是小型支线客机,每架乘客不到100人,与做中大型客机的波音、空客井水不犯河水。但从2008年起,庞巴迪开始开发100座以上的C系列中型客机,和波音737系列、空客A320系列部分机型的市场定位相同,触犯了潜规则。所以最近十年,庞巴迪一直遭到波音和空客的打压。
庞巴迪想要挑战旧秩序,从两巨头手里抢蛋糕,需要拿出过硬的产品。所以在C系列飞机设计开发上,庞巴迪投入了大量新技术,比如使用普惠公司的新一代齿轮传动引擎,能省油20%;使用树脂注塑成型的全复合材料机翼,没有液压备份的纯电动刹车装置,尽一切可能给飞机减重。面对庞巴迪的挑衅,波音、空客都拿出了用新技术优化的新机型,B737Max和A320neo,就是为了搞死庞巴迪的C系列。
波音和空客长期主导民航市场,有丰富的产品经验与深厚的客户关系,所以新机型还在草图上的时候,就分别接到了两三千架订单,而庞巴迪只有几百。由于庞巴迪缺乏中大机型开发经验,又激进采用大量新技术,导致C系列首飞、试飞时间一拖再拖,直到2016年才交付第一批飞机;而且研发经费严重超支,从34亿美元增加到超过60亿,几乎翻倍。很多航空公司在等待中开始怀疑庞巴迪的能力,甚至取消订单。
到了2015年,庞巴迪的财务赤字越来越严重,很多高管陆续跑路,所以不得不低头服软,找空客商量把C系列飞机做成合资项目,打算卖一笔股份来还债。空客眼看庞巴迪财务状况一天天烂下去,这以后再买肯定更便宜,果断不买。最后还是加拿大魁北克政府出手援助,与庞巴迪成立C系列项目合资公司,注资10亿美元持股49.5%,所以庞巴迪才能在2016年交付一批CS100和CS300,有希望扭转局面。
2016年庞巴迪交付的首批CS100当中,有75架卖给了美国达美航空。波音坐不住了,在2017年4月27日直接向美国政府提出指控,说庞巴迪这是拿了加拿大政府的不正当补助,向美国市场倾销飞机,要征收160%的关税。2017年9月26日,美国商务部裁定,波音的指控成立,要对庞巴迪征收关税,而且还不是波音提的160%,要收到219.63%。过了一周,可能还觉得不过瘾,又把关税提到299.45%。
庞巴迪家族这眼看刚有点希望走出危机,就被波音反手一巴掌拍死了,狂怒之下,2017年10月15日,以1美元价格出售C系列50.01%的股权给空客。而且协定中还规定,在5年内移交100%股权。今年年初这次庞巴迪转让剩余股权,只是2017年关税诉讼案后续。
波音恶意举报一时爽,但庞巴迪C系列飞机是国际分工的产物,虽然总装是在加拿大,但机翼是在北爱尔兰造的,加征关税的结果,可能是英国工人罢工。所以跳出来反对的,不止加拿大总理特鲁多,英国首相特蕾莎·梅甚至还威胁,要对美国发动贸易战,说这以后说不定就不买阿帕奇了。
而且C系列包括发动机在内的一半部件还是美国公司生产的,美国国内也有一批企业开始游说政府。最后2018年1月,商务部最终裁定驳回波音上诉。波音不但没搞死C系列飞机,反而让空客捡了便宜。波音赶紧去找世界第四巴西航空工业谈合作,把巴航E系列支线飞机搞成合资项目。你巴航不是一直进不来欧美市场吗,我来帮你卖,前提是咱们合伙对付空客。
这过去世界民航飞机市场是大飞机波音对空客,小飞机庞巴迪对巴航。现在局势简化了,直接波音对空客,进一步垄断。这对中国航空工业来说,可不算什么好消息。
2.为什么倒得这么快
庞巴迪倒得快,是因为它本来崛起的就太快,主要靠并购,所以基础不稳。想搞清楚庞巴迪为什么有今天,得先看看庞巴迪的昨天。
庞巴迪是个家族企业,就算总裁眼光再高明,管理上也不够现代化。而且庞巴迪是靠投机发家,积累太少,就算有再好的技术,抗风险能力也必然很差。所以庞巴迪的崛起和衰落,都与经济环境大周期直接相关。
庞巴迪最早是在20世纪30年代卖雪地车起家的小公司。二战后,世界市场重新划分秩序,资本主义周期在一代人的时间里,被阶段性弱化,消费市场长期乐观,庞巴迪靠雪地娱乐车攒了不少钱。
庞巴迪早年的雪地车
但到了60年代,世界市场形成美国、西欧、日本大三角结构,战后红利被瓜分干净。由于缺乏新的产业投资点,消费回笼货币不足,财政赤字和信用扩张只能不断滚雪球。到了70年代,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发,西方世界陷入滞胀危机,凯恩斯主义破产。正是因为结构性矛盾爆发,石油危机的影响才被放大,苏联也趁机扩张势力,冷战进入高峰。
市场消费动力不足,让娱乐性的雪地车很不好卖。而且雪地车油耗大,石油危机简直是毁灭性打击,庞巴迪销量缩水了一大半,只能寻找新市场。刚好加拿大蒙特利尔市要举办1976年奥运会,要采购招标423辆地铁,带动本地经济。庞巴迪家族作为本地土豪,在1974年通过运作关系盘下了这个项目,工厂转型轨道交通制造业。靠着政府订单,庞巴迪家族在市场寒冬顺利过关,资本盘进一步做大。
凯恩斯主义破产后,资本主义国家政府负债率很高,很多优质重工企业破产。各国都在搞自己的新自由主义经济,贱卖靠政府订单养活的产业,一方面能填债务的坑,一方面能扩大资本市场的盘量。庞巴迪家族手握巨款,在欧美技术市场上,几乎想买就能买。就连苏联和中国,都趁机吃了一波技术转移。
这以往各国铁路、地铁是典型的国家产业,现在都揭不开锅了。庞巴迪借着政府地铁订单的机会,在全球大肆采购轨道交通技术。由于不用像老牌企业一样考虑养活那么多工人,庞巴迪可以用价格优势挤占市场。
1975年,庞巴迪收购了蒙特利尔市机车厂。1987年继续收购了美国的普尔曼标准公司和巴德公司,拿到美国人攒了125年的全部车辆设计技术,和世界级不锈钢脉冲焊接技术。接下来几年,还收购了比利时布鲁日及尼韦尔铁路车辆制造厂,法国ANF工业公司。英国普罗克技术工程公司,墨西哥最大铁路制造商康卡瑞尔(Concarril),德国塔尔博特铁路车辆厂,德国铁路车辆制造股份公司。2001年,庞巴迪收购德国黑尼格斯多夫工厂,成为世界最大轨道装备制造商。
最近十几年,中国发展动车高铁,从四家公司转让技术,西门子、川崎重工、阿尔斯通,还有一个就是庞巴迪。青藏铁路上的高原列车,用的就是庞巴迪的技术。
所以庞巴迪的轨道交通制造技术,就是借着全球自由化浪潮一路买过去,直到变成世界级缝合怪。航空工业以往也是政府主导的产业,在自由化浪潮中也要开放市场,所以庞巴迪进军航空产业,基本也是同样的配方。
80年代航空工业基本成熟,开始走向垄断化,一大批市场竞争力不足的公司严重亏损。这开创了加拿大企业亏损历史记录的,就是蒙特利尔航空国企——加拿大飞机公司。庞巴迪在1986年,用12亿美元收购了加拿大飞机公司,相当于拿到了加拿大航空工业从军用到民用的大部分技术;1989年,庞巴迪收购了北爱尔兰最大的制造业公司肖特兄弟,拿到一批英国航空工业技术;1990年收购了美国里尔公司,拿到喷气式小型公务机的技术;1992年,庞巴迪又在加拿大收购了哈维兰飞机公司,拿到了一批涡轮螺旋桨客机技术。庞巴迪靠并购,把自己吃成了世界第四大飞机制造商。
当然,光有技术不行,还要有市场。1978年美国通过了航空公司放松管制法,不再搞政府制约,允许更多航空公司竞争运营,直接导致航空运输产业格局发生重大变化。以往航空运输公司数量少,都是以大城市到大城市的干线航空为主,客机普遍是飞远程的大机型。现在新加入进来一堆小公司,它们买不起那么多大飞机,但是可以买小飞机跑短途,也就是支线航空。80年代中期,欧洲也学习美国经验放松了管制。
这样一来,民航运营市场就形成了新格局:大城市作为枢纽组成干线网络,大城市周边的中小城市组成支线网络。对于航空制造业来说,以前飞短途的都是螺旋桨飞机,现在需要开发效率更高的喷气式支线客机,是全新的市场。庞巴迪就是赶上了这个历史机遇,买了几家做小飞机的航空制造企业,在里尔喷气式公务机的基础上,开发出了喷气式小型客机CRJ系列,抢在波音和空客之前,跑马圈地一样挤占了支线客机市场,成为世界第三大航空制造商。
庞巴迪能这么快开发出新机型,也和当时计算机技术普及有关,设计有CAD,有限元建模有FEM,流体计算有CFD,大幅降低了设计门槛。这过去机体外型优化,需要吹2万个小时的风洞反复推敲,庞巴迪用软件辅助只需要两千小时。
庞巴迪是靠并购企业做飞机,不像波音和空客有庞大的设计开发团队。但小飞机的系统工程本来就不如大飞机复杂,庞巴迪直接拉上分包商搞协同开发,分摊风险、共享利润,低成本高效率造飞机,充分发挥了市场灵活性。
庞巴迪赶上了市场风口,在短短十几年里快速膨胀,除了布局航空、铁路,以及起家的雪地车产业,庞巴迪还进军地产金融,在20世纪90年代达到事业巅峰。
3.衰落
庞巴迪家族这几十年,就像不断扩张的军事集团,每次危机都是靠新的胜利来填补的,所以一次重创就容易崩溃。
9·11事件发生后,美国航空业遭受严重打击,所有航空公司股价都在跳水。庞巴迪在此之前的十几年,一直靠投机不断膨胀,赚点钱都去扩张了,现在市场突然萎靡,资金链一下就断了,股价从26加元跌到7加元以下,处于崩溃边缘。为了削减成本,把老本行雪地车部门都卖了,而且准备在3年内关闭7家欧洲工厂,裁员6600人。但不幸又赶上欧洲市场增长放缓,加元升值,油价飙升,腾出的一点钱又都折进去了。
本来支线客机还可以开发一下中国市场,中国也有央企曾经找庞巴迪合作,要转让一部分技术,结果被庞巴迪拒绝了,巴西航空趁势进入中国市场,哈尔滨组装的ERJ145拿到了大批订单。更严重的问题是2004年11月包头空难,摔的就是庞巴迪的CRJ200。
庞巴迪家族以前面对危机的办法,就是开拓新市场,这次也打算富贵险中求,所以高铁项目在中国赚了点钱,马上开始谋划从波音和空客手里抢市场,这才有了C系列项目。
但中大型客机是尖端复杂的大工程,大飞机项目技术难点多,要消耗很多资金、人力和时间,绝大多数企业都承担不了这些风险,所以新的大飞机项目,往往离不开政策支持。2017年,中国商飞的C919,和俄罗斯伊尔库特MC-21先后首飞,这都是在政府担保下,才有可能成功的项目。日本政府为了让三菱顺利开发MRJ项目,也曾在2015年投资了1000亿日元。
4.加拿大政府为什么不保住庞巴迪
加拿大政府已经把能做的都做了。
别看加拿大是世界领土第二大的国家,大部分都是湖泊水域和高纬度寒冷地区,适合居住的地方不多,主要分布在美国边境线上,人口才3800万,和上海常住人口流动人口加一起的规模差不多,经济地位相当于美国的一个州。
所以加拿大国内市场规模很小,在世界市场上算比较强的小国,跟韩国差不多。小国制造业没法靠国内市场生存,必须走国际市场,寻求跨国合作。就算加拿大政府想帮庞巴迪,大飞机项目也严重超纲了。
当然,也有不死心的例子,结局都很惨。比如印尼,第3任总统哈比比是航空工程的博士,在任期间举国搞航空项目,印尼航空工业公司先是和西班牙合作了50座的CN235,销量不错。随后又投资11亿美元的国家预算,开发90座的支线飞机N250,结果亚洲金融危机爆发,印尼经济瘫痪,需要国际援助。但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都不看好印尼的客机项目,要求援助款不得投入航空工业,印尼航空梦到此结束。
类似的还有荷兰福克公司110座的福克100,直接结果是1996年福克公司破产。德国也曾尝试开发过60座的萨博2000,但在国际上没什么竞争力,国内市场又撑不起,最后项目也黄了。日本虽然人多,GDP也高,但做为岛国,地理上就不适合发展本土航空,所以虽然开发了60座的YS11,还是要到国际市场上竞争,最后被排挤出局,只能老老实实给波音、空客做配套。三菱虽然这几年在开发MRJ客机,但既然庞巴迪家族在甩卖航空产业还债,马上发挥真香定律,花5.5亿加元收购了CRJ项目。
以小国的身板,搞举国体制的后发技术追赶,需要用计划经济,甚至是财阀政治。加拿大本来就是欧美自由市场的一部分,企业做的全是国际化分包的项目,根本就不具备这么玩的条件。就算庞巴迪有心当财阀,加拿大也不可能为了一个家族去赌国运。
这些年中国发挥国内市场优势,发展国产高铁和大飞机项目,所以很多人一听说加拿大公司贱卖了优质产业,觉得这是糟蹋。但庞巴迪不是什么民族企业,更谈不上国家情怀。前面我讲了,庞巴迪的崛起本来就是在欧美自由市场上并购出来的,生产车间分布在欧美各地,互相组成了一套产业链。就拿庞巴迪运输公司来说,从它的生产线分布,根本看不出来这是哪个国家的企业。利用各国资源赚钱,反过来给各国政府提供税收和就业,这才是国际资本的逻辑。加拿大这种国内市场小的国家,资本家特别国际。
庞巴迪的C系列项目也是一样。虽然2005年准备启动的时候,为了从加拿大政府讨要低息贷款、减免税收,声称要把大部分工作包放在加拿大完成。但2008年项目正式落地时,主要零部件都是英国、中国、意大利和美国公司生产的,加拿大自己做的零部件配套很少,只是维持了总装线。
2015年加拿大政府注资10亿美元救助庞巴迪之后,庞巴迪家族宣布的改组计划是裁员几千人,同时还要给高管加薪,群众纷纷上街抗议,连总理特鲁多都看不下去了,在众议院破口大骂。所以很多加拿大人比波音更恨庞巴迪,巴不得它早点死。
现在庞巴迪卖掉了轨道交通业和大部分航空业,只留下公务机项目。空客接手加拿大的航空工业,对加拿大人未尝不是件好事。
5.我们的大飞机项目会不会被卡脖子
以国际资本的规律,只要中国市场足够大,它们就一定会想尽办法向中国出口,甚至转让技术。反过来说,有这么大的国内市场,只要肯坚持做下去,也必然能培育出国产大飞机工业。
但我国航空工业整体仍然与欧美有差距,民用产品争的是物美价廉,这非常考验工业技术的积累程度。当代大飞机工程已经高度复杂和专业化,上来就坚持全部国产,很可能做二三十年,出来的还是半成品。既然有国际市场,就应该先利用起来,培养一批成熟的产业人口。大飞机项目首先要搭建的核心是设计团队,所以C919先从自主设计做起。有了一批深入理解大飞机系统的工程师,才能够对配套产业的发展方向有准确把握。
航空发动机被称为工业之花,是世界最顶尖的技术。全世界客机用的发动机一共就那么几种,每一款都是花一代人时间打磨出来的精品。中国想要赶上世界前沿,也要花费一代人的时间,这是技术发展的客观规律。 目前不太清楚。相信中国市场 庞巴迪能做到的,中国厂商都能做到,所以没机会了,现实就是这么残酷
页:
[1]